改革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于2022年“響鈴交卷”,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對全國37個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整體完成情況和實施效果的評估,有18個地方獲評A級。而新一輪國企改革逐漸“步入考場”,近期啟動的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明確了今后三年國企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圍繞國之所需,聚焦重點攻堅,新一輪國企改革將以更大力度推進。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表示,下半年,要突出抓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牢牢把握改革正確方向,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堅持分類改革,切實推動國企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
央企資產整合緊鑼密鼓
2023年以來,央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就馬不停蹄開啟——
1月6日
中央企業新能源智慧運維服務合作項目進行集中簽約,涉及14家央企的22個光伏發電和風電項目,標志著央企新能源領域專業化整合落地。
1月10日
央企整合“一日雙響”:國內生物質發電領域頭部企業國能生物重組進入國家電投;中國電建旗下醫療機構加入通用技術集團。
3月29日
17家中央企業、4家地方國有企業就11組專業化整合項目開展集中簽約,項目涉及清潔發電、礦產資源、生態環保、醫療康養等領域。
4月3日
易華錄發布關于控股股東擬籌劃重大事項的提示性公告,華錄集團擬整合進入中國電科。
6月29日
以重慶交運集團、重慶國際物流集團、重慶港務物流集團三家企業為基礎組建的重慶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助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和國際物流樞紐。
7月26日
中航電測披露重組草案,擬作價174.42億元向航空工業集團發行股份購買航空工業成飛100%股權。
重組整合何以成為當前國企改革的“重頭戲”?國資委表示,推進央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是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對于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優化國有經濟布局重要抓手,大范圍、全方位、跨行業的整合重組,持續推動國企深化改革,一批主責主業更加聚焦、業務結構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的優勢企業將不斷涌現。
更大力度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分析國有資本優化布局的步伐不難發現,邁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一輪國企改革布局的重點方向。
一方面,目前,央企超過七成的資產集中在石油化工、冶金礦業、能源資源等重要領域,這些領域是央企的優勢所在、根基所在。
另一方面,央企布局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明顯加快。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超過40%,在全部投資中的占比超過1/4。從全年看,國資委提出,力爭2023年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今年以來,地方國資國企布局結構持續優化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為有效發揮國有資本引領撬動作用,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安徽省投資集團聯合叉車集團共同組建了注冊規模100億元的安徽省新興產業發展基金,通過設立若干只子基金帶動社會資本200億元,形成不低于300億元的子基金群,重點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十大新興產業。
陜西省國資委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同時,發揮長安匯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作用,圍繞監管企業產業布局,出資19億元在戰略性新興領域相繼投資光子科技、生物醫藥等項目29個。
上海市國資委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新增投資500億元,力爭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國有資本占比達到25%,增加7個百分點,形成“3+2+3+X”的國資戰略性產業發展格局。
特別是,為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布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國資委已成立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形成工作方案。據悉,國資委目前正深入推進專項行動落地實施,相關工作方案覆蓋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15個重點產業領域方向。
國盛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程錦認為,“未來,伴隨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業務優化轉型及戰略產業布局有望成為后續的改革重點,新一輪國企資產重組浪潮有望上演。”